APRILFOOL 愚人文化

維多利亞女王於1901年逝世後,其長子愛德華七世繼位,他遵循父親的德意志家族姓氏,將王朝名號改為薩克森-科堡-哥達王朝House of Sachsen-Coburg und Gotha。直到英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,與德意志帝國處於敵對關係,國王喬治五世便在1917年宣布將其家族及王室名稱,以英國古老的溫莎城堡Widnsor Catsle為名,改為溫莎王朝House of Windsor,以示與德國關係的斷絕。

溫莎王朝兩度參與世界大戰,雖然皆取得勝利,但歷經戰爭摧殘後的英國卻大幅衰退,殖民地紛紛獨立,陸續失去愛爾蘭國王和印度皇帝等頭銜。但英國仍透建立大英國協和讓部分國家「獨立但奉英國君主為虛位元首」的方式,維持其在前殖民地區的影響力,因此至今仍有15個國家奉英國君主為元首,包括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西方大國。

※註:封面圖The royal family watch the royal fly past, Trooping the Colour June 2015 (britannica.com)

薩克森-科堡-哥達王朝 House of Sachsen-Coburg und Gotha

1|愛德華七世 Edward VII

(在位:1901年-1910年)
愛德華七世是維多利亞女王的長子,作為一位不愛唸書且情婦眾多的花花公子讓父母非常頭痛,然而他卻是一位充滿個人魅力、在人際關係中擁有高情商的君王,他風趣幽默又隨和的形象和交際手腕,使英國不但在外交上大有斬獲,更促使世仇法國與之握手言和,乃至於之後的兩次世界大戰裡,英法都是盟友。

1901年愛德華七世以59歲高齡繼位,他意識到英國在多年對殖民地發動的戰爭和侵略後,國際形象相當差,因此有別於皇室以往的沈穩高貴,他以平易近人的作風開始活躍在過內外各式公共場合,譬如慈善活動、醫院開業剪彩、節日演講等,結果廣受歐洲人民喜愛,素有uncle of Europe 歐洲大叔的稱號。

 

英法俄三國協約 Triple Entente
不過當時的國際情勢非常弔詭,自19世紀帝國主義擴張,全世界的殖民地早已被瓜分,以至於幾乎沒有得到什麼好處的德意志帝國心裡相當不是滋味,開始聯合當時的奧匈帝國Austria-Hungary義大利作為三國同盟Triple Alliance,並開始擴展其軍事武力。這使得歐洲其他各國感到擔憂,於是1904年愛德華七世造訪巴黎,與宿敵法國言和並締結《英法協約》,1907年又近一步與俄國簽訂《英俄協約》,加上先前法俄兩國已簽訂的《法俄同盟》,英、法、俄便就此形成三國協約Triple Entente,約定若德、奧、義進攻進攻任何一方,協約三國必須共同出戰藉此抗衡好戰又偏執的德皇威廉二世Wilhelm II,而這個德國威廉二世,其實就是他的姪子-姊姊的小孩,也就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外孫。

然而愛德華七世大概沒想到,這個三國同盟、三國協約的局勢,反而埋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伏筆。1910年愛德華七世便因肺炎辭世,由於其長子英年早逝,故王位由次子喬治五世繼承。

Edward VII|Britain Before the First World War. The Entente Cordiale: King Edward VII at reviews French regimental flags at Vincennes, France in 1903. (Wikimedia Commons)

溫莎王朝 House of Windsor

2|喬治五世 George V

(在位:1910年-1936年)
喬治五世登基後,最大的麻煩就是自己的表哥德皇威廉二世,他是維多利亞女王二世的外孫,當時德、英兩國因貿易和殖民地競爭而關係緊張,此外國際情勢更是錯中複雜。

第一次世界大戰(World War I) 1914年-1918年
此刻歐洲已分為兩大陣營,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觸發世界大戰。特別是在人稱「歐洲火藥庫」的巴爾幹半島Balkans上,奧匈帝國塞爾維亞 Serbia因為領土爭端正不斷爆發衝突,終於在1914年六月推倒了最後一根稻草,一位塞爾維亞青年在塞拉耶佛Sarajevo刺殺主張吞併塞爾維亞的奧匈帝國皇儲-斐迪南大公Archduke Franz Ferdinand of Austria夫婦,於是奧匈帝國正式向塞爾維亞宣戰。接著歐洲各國也因各種因素加入了這場戰局,世界大戰就此展開:

  • ➤【俄國奧匈宣戰】與塞爾維亞同為斯拉夫民族slavdom俄國,在沙皇尼古拉二世Nicholas II的主導下,也基於雙方在1914年三月簽訂的《俄塞同盟條約》,對奧匈宣戰。值得一提的是,這個沙皇尼古拉二世,其實就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孫女婿,且由於他的母親與英國喬治五世的母親是親姊妹,所以他同時也是喬治五世的表哥
  • ➤【德國俄國宣戰】對巴爾幹半島利益也很感興趣的德國,也基於《德奧防禦同盟》條約,向俄國宣戰;此外德國為了預防法國干涉,緊接著又向法國宣戰,而且為了直接通往法國北部,德國還先入侵了保持中立的比利時
  • ➤【英國德奧匈宣戰】作為法國立約的盟友,英國接著便對德國、奧匈宣戰。此外作為德意志家族後裔的喬治五世為了展示效忠英國的決心,下令將其姓氏和王朝名稱改為英國溫莎城堡的「溫莎」
  • ➤接著由於德國承諾給予高額金援,鄂圖曼土耳其保加利亞也決定參戰加入德國奧匈陣營。
  • ➤【義大利德奧匈宣戰】至於理應要與德國、奧匈同盟作戰的義大利,先是直接宣佈中立,接著又在利誘下接受了與英法兩國的秘密條約,加入協約國,向德奧宣戰
  • ➤接著羅馬尼亞也在英法俄的利誘下加入協約國陣營。

結果三年下來雙方你來我往死傷慘重,食物短缺、傳染病的問題蔓延,加上一戰中各式新興軍事武器例如毒氣、坦克和飛機開始被使用,使得戰爭變得更加殘酷。各國意識到這是個永無止盡的戰役,反戰浪潮四起。

  • ➤【俄國退出】1917年,俄國因不堪戰爭負荷與政治體制腐敗發生了二月革名February Revolution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。緊接著又爆發以列寧Vladimir Lenin為首的十月革命October Revolution,推翻臨時政府,成立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——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Russian Soviet Federative Socialist Republic(蘇俄),並與同盟國簽約求和,宣布退出一戰,然後沙皇全家被秘密組織滅門。
  • ➤【美國加入協約】1917年由於英國海軍壟斷了大部分的德國物資,使得德國嚴重缺糧,於是德國決定開啟無差別潛艇攻擊戰術,結果不但使英法等協約國商船遭受攻擊,就連保持中立的美國商船也被擊沈,此舉直接激怒美國。此外美國考量到本身借了很多錢給英法,擔心若協約國打輸錢會要不回來,於是美國便決定在1917年4月加入協約國陣營。
  • ➤【德國投降】1918年同盟國陣營已經先後被擊潰,德國自身也深陷泥淖,大量的士兵開始棄械,加上龐大的經濟壓力使得德國反戰革命浪潮四起,終於在11月9日德國皇帝威廉二世被迫退位,宣告投降,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。
  • ➤戰後各國於巴黎召開和議,史稱巴黎和會。除了戰敗同盟國如奧匈帝國、保加利亞、匈牙利、鄂圖曼土耳其土地被各種瓜分,主戰方德國更是被迫簽署《凡爾賽和約》Treaty of Versailles,付出巨大的割地賠款及軍備限制。

 

愛爾蘭獨立 1920
一戰好不容易落幕,但緊接著英國又得面臨激烈的愛爾蘭獨立運動Irish War of Independence,雙方多次協商未果,於是在1920年英國國會通過了《愛爾蘭法案》,將愛爾蘭分裂成兩個政治實體:南部成為愛爾蘭自由邦Irish Free State,而北部則保留在英國的統治下,成為北愛爾蘭Northern Ireland。(這個決定主要是基於北愛爾蘭的主要宗教群體是親英的新教徒,而南愛爾蘭則以主張獨立的天主教徒為主。)

……..

一戰後的英國雖然是戰勝國,但龐大的經濟及人才損失使得英國進入了嚴重的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,英國已無實力維繫眾多殖民國,1931年主動放棄了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愛爾蘭紐芬蘭南非的統治權。1936年喬治五世駕崩,長子愛德華八世登基。

喬治五世|中圖上: 俄國沙皇 尼古拉斯二世,喬治五世的表哥;中圖下: 德皇 威廉二世,也是喬治五世的表哥(兄弟三人皆為一戰主角)|一位美國士兵Pvt. Harry Shelley從英國國王喬治五世手中接受英國軍事上的傑出表現勳章 (Wikimedia Commons)

《補充小檔案:一戰後的國際情勢》
極權主義Totalitarianism
戰後動蕩的社會,加上1929年美國華爾街股市崩盤帶來的全球性經濟大恐慌,使得一些國家開始轉向極權主義,極權政府以強力手段控制國家,限制個人自由,並推動國家的軍事和經濟發展。

  • ➤【德國】:戰後沉重的戰爭賠償和領土削減,引發了德國民眾對政府的不滿,此時強調民族主義的納粹黨The Nazi Party成功吸引了眾多失業工人、中產階級的支持。1933年,黨魁希特勒Adolf Hitler上台成為德國總理,開始實行極權主義統治,推行極端的種族主義和激進的外交政策,加強了對德國的控制,並開始籌劃征服歐洲的野心。
  • ➤【義大利】:同樣情況也發生在義大利,戰後龐大的經濟損失,1922年促使墨索里尼Mussolini領導的法西斯黨Fascist Party發動「義大利進行武裝行動」,墨索里尼成功建立極權主義政權,進行了國家重建和軍事擴張,並嚴厲打壓政治反對派。
  • ➤【蘇聯】:1922年在布爾什維克黨Bolshevik Party領導人列寧Lenin主導下,蘇俄聯合烏克蘭、白俄羅斯、南高加索組成了蘇聯Soviet Union(蘇聯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)。1924年列寧去世後由總書記史達林Stalin領導權,推行了極權主義統治,實行了農業集體化和工業化,並進行大規模的政治清洗和迫害。

被肢解的戰敗國

  • ➤【鄂圖曼土耳其 Ottoman Empire】:一戰後被肢解瓜分,放棄原有的阿拉伯和非洲屬地,承認亞美尼亞庫爾德斯坦漢志(今屬沙烏地阿拉伯)獨立。英國獲得了巴勒斯坦約旦伊拉克的控制權;法國獲得了敘利亞黎巴嫩的控制權;義大利獲得了小亞細亞的一部分地區的控制權。1920年土耳其爆發了獨立戰爭,終於在1923年宣布成立土耳其共和國,保留了少部分本土領土,主要集中在安納托利亞半島小亞細亞地區,穆斯塔法·凱末爾Mustafa Kemal被選為第一任總統,並開始進行國家的現代化建設。
  • ➤【奧匈帝國】奧地利匈牙利分別成為共和國,捷克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等地先後獨立。
  • ➤【德國】:除了除了境內土地以及在非洲的殖民地被協約國瓜分,其在各國的特權也都被取消和轉讓:摩洛哥法國託管、埃及英國託管、在中國山東的利益轉讓給日本

3|愛德華八世 Edward VIII

(在位:1936年1月-1936年12月)
愛德華八世,是英國歷史上極具爭議性的國王,他在短短一年內就放棄王位,只因愛上了美國已婚女子華萊士·辛普森Wallis Simpson。由於英國王室的法律和社會慣例禁止國王與離婚婦女結婚,且她疑似為納粹德國的狂熱份子,故首相和國會堅決反對國王取華萊士·辛普森作為王后,愛德華多次協商無果後,決定放棄江山直接退位,並與華萊士·辛普森結婚定居法國,王位則由他的弟弟喬治六世繼任。

Edward VIII| Edward VIII & Wallis Simpson (Wikimedia Commons)

4|喬治六世 George VI

(在位:1936年-1952年)
眼看哥哥這麼一操作,喬治六世當然是措手不及,他從小體弱多病又患有口吃,沒想過自己有天竟會成為英王。登基後迎接他的是各種挑戰,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、英國帝國的衰落以及後來的冷戰局勢。雖然喬治六世在位時國王已經沒有麼實質權力,但他堅定的領導和撫慰人心的演說,在二戰期間卻帶給人民安定的力量。

至於當時實際執政者,則是英國首相,保守黨領袖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,貴族出身的他曾當過情報員、隨軍記者、內政與海軍大臣等,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以果斷堅毅的抗戰姿態領導英國抵抗納粹德國的入侵,並與盟軍合作打擊法西斯勢力。

 

第二次世界大戰 World War II 1939年-1945年
一戰後由於全球經濟大恐慌,加上各國都對戰後協定有所不滿,於是許多國家開始積極對外擴張,想靠戰爭侵略解決經濟問題,其中納粹德國更是直接撕毀《凡爾賽合約》,並和義大利日本簽署《三國同盟條約》,同時和蘇俄簽署《德蘇互不侵犯條約》。這樣的野心英國起初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,直到1939年,納粹德國違反當初約定,以集中式閃電戰術迅速入侵佔領了波蘭英、法才正式向德宣戰,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。

  • ➤1940年食髓知味的德國,為了保證鐵礦供應穩定,入侵了中立國丹麥挪威瑞典,接者又進一步拿下了荷蘭盧森堡比利時
  • ➤【德國進攻法國】所向披靡的德國,開始進軍法國,英法聯軍被趕到法國北部臨海市鎮-敦克爾克Dunkirk,雖然30萬大軍成功撤退,但法國最後仍不敵投降,於是法國只能任由德國控制。
  • ➤【德國進攻英國】解決了法國,德國進一步把目光放向英國,德英兩方展開激烈的空戰,最後英國憑藉先進的雷達技術取得勝利。
  • ➤【義大利進攻法國義大利眼看法國投降,心想趕緊趁這個時候補刀才能分一杯羹,於是也向英法宣戰並先行進攻法國,法國立刻再次投降,緊接著義大利又在德軍援助下拿下北非
  • ➤【德國進攻蘇聯】野心勃勃的德軍1941年6月突然對蘇聯發動襲擊,起初德國勢如破竹,然而當冬季來臨情勢直接逆轉,德軍在極度嚴寒中漸漸潰敗。1942年德國調整戰略,將目標放在蘇聯的南方戰線,也就是擁有豐富石油資源的高加索地區,然而在持續半年多的慘烈向戰後,德軍戰敗。
  • ➤【日本突襲珍珠港-美國向日宣戰】而在亞洲方面,日本當時戰無不勝,幾乎佔領了中國半壁江山,接著又將炮火瞄準東南亞島嶼,這使得在該區擁有眾多殖民地的英、美、法開始感到威脅,因此美國率先在1941年宣布凍結日本海外資產並對其實行石油禁運。於是日本在1941年底,派大量海空軍突襲珍珠港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,隔天美國正式向日本宣戰,英國隨即也向日本宣戰,義大利和德國則向美國宣戰。在一連串的太平洋戰役中,美國重創了日本海軍。
  • ➤1942年10月由德國和義大利佔領的北非阿拉曼再次爆發戰爭,但這次在英美艦隊聯合打擊下,德義被擊敗並撤離北非。
  • ➤【義大利投降】1943年7月盟軍開始大反攻,東線蘇聯在庫爾斯克Kursk主動出擊與德國對戰,德軍受到重創;西線英美聯軍則進攻義大利西西里,結果不久後墨索里尼就先被人民趕下台,義大利新政府直接投降
  • ➤【法國收復】1944英美盟軍從法國北部諾曼第登陸Normandy Landings作戰,接者又派兵從南方夾擊 ,最後成功收復法國蘇聯紅軍則發起解放維也納運動。
  • ➤【德國投降】1945年4月蘇聯紅軍攻入柏林,希特勒自殺,德國宣告投降
  • ➤【日本投降】1945年8月,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,迫使日本投降,二戰正式結束。
  • ➤戰爭結束後,除了雙方協議處理重建秩序外,1945年10月聯合國United Nations (UN)成立,目的是促進國際合作、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。

 

二戰後的英國:帝國解體與冷戰Cold War
英國雖然是戰勝國但城市受到轟炸,經濟也陷入了困境,在這樣的情況下改革聲浪四起,於是1945年英國大選時,便意外由工黨壓倒性勝出,克萊門特·艾德禮Clement Attlee取代了二戰英雄邱吉爾,成為新任首相在艾德禮政府的帶動下,英國開始實施大規模的社會改革,包括建立國民健康服務(NHS)和推動推行全民就業等政策。

然而另一方面,大英帝國版圖正極速解體,其殖民地包含印度緬甸錫蘭巴基斯坦都相繼獨立

此外,戰後由於美國和蘇聯都企圖以自身實力影響全世界,蘇聯將大多數東歐國家集結成立華沙條約組織Southeast Asia Treaty Organization(華約SEATO)美國與西歐各國則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(北約NATO),兩大集團在政治、經濟、意識形態上進入冷戰Cold War狀態。英國亦是北約重要成員,參與了許多反共產主義的行動和盟國的軍事行動。

……….

1952年喬治六世因肺癌去世,其長女伊莉莎白二世繼位。

George VI|二戰期間,首相邱吉爾站在坦克上對軍隊進行檢閱(Wikimedia Commons)

5|伊麗莎白二世 Elizabeth II

(在位:1952年-2022年)
在叔叔愛德華八世宣布退位前,父親從未料到自己會成為王室繼承人,因此伊莉莎白從小就過著相對自由的生活,21歲時嫁給了一見鐘情的希臘王子-菲利普Phillip,他的父親是希臘國王喬治一世,母親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外曾孫女,因希臘與土耳其發生戰亂而流亡到英國投靠外祖父-蒙巴頓Mountbatten家族,在英國王室要求下,王子放棄了希臘王位繼承權,改從母姓蒙巴頓姓氏,並歸化為英國籍。

1953年,27歲的伊莉莎白正式登基為伊麗莎白二世,當時英國首次透過電視向全世界轉播加冕典禮,據調查當時全球有1/4人口觀看了這場盛典。然而此時的英國已不再是輝煌的日不落帝國,上位後的當務之急就是穩定大英國協,於是待加冕典禮結束,女王便與菲利普親王展開為期7個月的環球旅行,造訪了13個國家,並且成為第一位造訪澳洲、紐西蘭的君主,所到之處皆受到民眾愛戴,外交成果豐碩。

伊莉莎白二世是英國史上在位最久的君王,同時也見證了眾多歷史事件,包含:

 

蘇伊士運河危機Suez Crisis 1956年
1956年埃及、英國、法國、以色列、美國、蘇聯為了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控制權爆發紛爭,差點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。

蘇伊士運河原為法國商人埃及政府於1860年代共同開鑿,雙方各持有相當的股份,但埃及為了償還積欠英國的巨款,將其所持股份賣給英國。然而到了 1956年,埃及總統-納賽爾Nasser宣布將蘇伊士運河國有化,希望用當時的市價買下英國跟法國人所持有的所有股份,於是英法便與以色列秘密合作,派遣軍隊進入蘇伊士運河地區,企圖推翻納賽爾政權並控制蘇伊士運河。此舉遭到國際撻伐,美蘇兩國亦反對此舉並施壓英法,最終英法被迫撤軍,此次事件也象徵了英、法帝國主義時代的終結,美、蘇成為國際兩大強權。

 

鐵娘子Iron Lady-柴契爾夫人(Margaret Thatcher) 上任首相 1979年-1990年
歷經兩次世界大戰的英國又窮又亂,通貨膨脹、失業都在持續上升,工會力量也過分膨脹,當時執政的勞工黨政府根本也無力控制,終於到了80年代,英國迎來了新的轉機,而這個轉機來自於一位優秀的女性保守黨員-瑪格麗特,她因嫁給了同為保守黨的老公而成為了柴契爾夫人,她因果敢而犀利的作風在黨內脫癮而出,終於在1979年保守黨大獲全勝,黨魁柴契爾夫人正式成為第一位英國女首相。

柴契爾夫人一上任便大刀闊斧,開放自由市場、大幅升息抑制通貨膨脹、減少政府干預和管制,同時她也透過一系列法案削弱工會力量,以避免工業行動對經濟造成影響。此外她更與美國總統雷根(Ronald Reagan)積極合作,堅定支持北約,而她對共產主義的強硬態度,也被蘇聯媒體起了個「鐵娘子」的綽號。

1982年阿根廷佔領了位於其東南外海的英屬福克蘭群島Falkland Islands,柴契爾夫人不惜代代價堅持發動戰爭,最後雖然雙方都死傷慘重但英國仍重新奪回該島主權,柴契爾夫人的聲望也因而大幅提升。在外交政策方面,1984年柴契爾夫人與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的趙紫陽簽訂《中英聯合聲明》,承諾在1997年將香港主權移交中國,中國則承諾會對香港實行一國兩制制度,當時這項決定受到中英雙方高度肯定。

在柴契爾夫人的帶領下英國經濟逐漸復甦,這也使她成功連任了三屆首相,也被女王冊封為終身貴族。

 

加入歐盟與脫歐 1973年2016年
1973年英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European Community(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前身),這個組織的成立旨在促進歐洲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和一體化,而英國也在歐洲政治和經濟整合中扮演重要角色。然而英國於2016年舉行了脫歐公投,結果52%的選民支持脫歐,於是英國政府正式啟動了與歐盟的脫歐談判,至2020年才達成協議。

…………

女王統治期間歷經14任首相,雖然君主為虛偽元首,但女王仍每天平均花3個小時閱讀公文,以供首相好的國事建議,在位期間廣受人民愛戴,也維持了維持英國王室良好名聲。2022年英國女王病逝,尤其長子查爾斯王子繼位。

伊莉莎白二世|2002女王與當時的英國首相托尼·布萊爾Tony Blair以及前首相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、愛德華·希斯Edward Heath、詹姆斯·卡拉漢James Callaghan和約翰·梅傑John Major合影。 (Wikimedia Commons)

6|查理三世 Charles III

(在位:2022年-現任)
查爾斯王子以73歲高齡登基為查理三世,作為備位期最長的英國君主,大家對他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年輕時的感情糾葛,他與黛安娜王妃(Princess Diana)於1981年結婚,黛安娜王妃的美貌、親民作風與慈善工作使她魅力席捲全球,然而後來卻因查爾斯王子的紅粉知己卡蜜拉(Camilla)介入而導致離婚,更不幸的是1997年黛安娜王妃為躲避狗仔而發生嚴重車禍而去世,引發全球民眾哀悼,白金漢宮更是史無前例地降下了半旗。

雖然婚外情醜聞使他與卡蜜拉王妃聲望較為低落,但他仍致力於許多慈善事業,他所成立的威爾斯親王基金,為許多無法得到主流財經機構援助的組織、公司或個人(如藝術家)提供援助,也為失業民眾提供再培訓和求職機會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依照慣例英國君主要遵循父親的姓氏作為國號,所以查理三世繼位後理應將國號改為「蒙巴頓Mountbatten」,但有鑒於1960年伊莉莎白二世所發布的一道王室御令,當中宣布她與菲利普親王的子嗣將會把兩人姓氏合併為「蒙巴頓—溫莎」(Mountbatten-Windsor),但家族與王朝名仍維持不變,因此查理三世繼位後,英國王朝名稱仍為「溫莎王朝」。

Charles III (Wikimedia Commons) |黛安娜王妃與查爾斯王子結婚1981.(https://www.britannica.com/biography/Diana-princess-of-Wales/images-videos)
Share this with friends:

Leave A Reply

Product Enquiry

酒類商品服務須知:依菸酒管理法規定,本網站酒類商品不得售予未滿十八歲之青少年,因此不提供無法驗證身份的線上訂購服務。